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2:38 点击次数:122
今年50岁的龚先生(化名)一向身体不错,几年前莫名出现左侧脸及牙痛,十分剧烈。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典型的三叉神经痛。龚先生从医生处得知,临床上疼痛分为0到10级来算,有的病人痛发作时,带给的疼痛感就能达到10级,因此被称为“天下第一痛”。几年来,龚先生一直药物治疗,但药效每况愈下。
不久前,龚先生接了一个项目,为了赶进度,作为项目组长的他带领团队加班加点,经常忙到深夜。项目即将完成时,他的老毛病复发了,痛得他不断捶打自己的脸。煎熬了一个晚上后,龚先生在次日赶紧来到 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。
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朱飚详细了解病史后认为,三叉神经痛在药效不佳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,这样可以在根治老毛病的同时保留神经功能。
随后,朱飚团队为龚先生实施内镜下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,术后,困扰龚先生好几年的脸痛牙痛终于消失了。
无独有偶,被三叉神经痛折磨七八年的张大叔(化名)也在同期发病就诊。60多岁的张大叔说,自从三年前从北方来到杭州,每到黄梅天或高温天三叉神经痛更容易发作,吃药基本没啥大作用。
朱飚表示,三叉神经痛的根本原因通常是三叉神经根部受到血管压迫(神经血管冲突),但许多外部和内部因素如熬夜劳累、梅雨天、高温天等,可以触发或者加重疼痛。
据悉,三叉神经痛是脑神经疾病之一,90%的情况是由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而引起的。三叉神经由眼支(第一支)、上颌支(第二支)和下颌支(第三支)汇合而成,分别支配眼裂以上、眼裂和口裂之间、口裂以下的感觉和咀嚼肌收缩。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发作多沿神经的走行分布,这就是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。
朱飚介绍,三叉神经根周围就有血管,且二者距离很近,人到中老年后,血管越来越硬,加上大脑慢慢萎缩,导致血管和神经的“关系”越来越紧密,就更容易形成压迫,这就是三叉神经痛多在中老年高发的原因。同时,一些基础疾病对发病也有影响,如高血脂、高血压等更容易得三叉神经痛,其原理也是基础疾病导致脑血管硬化,从而增加了患三叉神经痛的几率。
目前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手段有药物及手术,药物治疗比较方便,但随着病程进展,药物止疼效果也越来越弱,到疾病后期甚至药量加到最大都不管用;外科手术治疗也是主要的方式,临床采用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,用手术器械将压迫在三叉神经根上的血管分离开,使血管不再压迫神经根,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叉神经痛,且效果立竿见影。